大約從一兩年前開始,漸漸覺得現職工作內容帶來的技術成長趨於平緩,也想說要避免過得太安逸腳麻,於是我從去年(2024)下半年開始認真準備面試(所以 blog 文章的產能非常堪憂…),並且慢慢投了一些職缺,然後在去年底請 Googler 的朋友幫忙內推。在這段時間閱讀了很多前人分享的心得文章,雖然面試流程整體看起來接近,但細節上也有些差異,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整理了一下自己這次的經驗,記錄的同時也希望能讓後人有更多參考。
Background
- 112 機械學碩,大五去日本交換留學一年。
- 開始投遞時約三年的工作經驗,主要是 web application 的前後端開發,另外也負責研究 scale-out database cluster solution,整體來說除了比較通用的技能之外,和 Google Careers 上大部分台灣 SWE 職缺的技能需求都不太相關。
- 寫此文的當下 Leetcode 題數是 690,約 2 : 7 : 1,其中四五百題是在開始準備前就斷斷續續寫的。
Interview Timeline
(以下 W 為週)
- W: 第一次請朋友幫忙內推,投遞職缺皆在三天內就 not proceeding。
- W + 12: 期間慢慢調整履歷後第二次請同一個朋友幫忙內推,從收到的感謝信看起來這次有過 resume screen,不過可能因為 head count 或其他原因,結果都還是 not proceeding。
- W + 14: Recruiter connect (from Linkedin),約 HR phone screen 時間。
- W + 16: HR phone screen,約好準備一個月後再來約面試時間。
- W + 21: 通知 recruiter 可以約 phone interview 了。
- W + 23: Technical phone interview,面試官沒有出現,reschedule phone interview。
- W + 25: Technical phone interview,兩天後告知結果為 lean hire,不過需要有 hiring manager 同意才能繼續進行面試。
- W + 27: 寄信詢問 recruiter 近況後,她告知可以安排 virtual onsite interview 了,同時也請她協助安排 mock interview。
- W + 28 ~ W + 29: 陸續進行 mock interview 與四關 virtual onsite interview,最後一關結束當天下午來電通知結果,其中 technical rounds 為 2 hire, 1 lean hire,behavioral round 是 strong hire,分享完 feedback 後她請我後續幾天提供一些資料,協助她準備要送去 hiring committee 的 package。
- W + 30: 通知還是需要 team match,並於隔兩天進行 fit talk。
- W + 31: 通知 HC pass 以及 L4 offer get,來回了兩天討論 total compensation 後收到 official offer letter。
Interview Details
除了時程之外,以下也針對我認為比較特別的流程進行補充,不過其中並不會涉及到面試考題等細節。
Recruiter Connect
從前兩次找朋友內推,到後續 recruiter 聯繫的這段時間我並沒有調整履歷,從 google career 上的職缺數,網路上的經驗分享,以及後來得知有些同事、朋友也有受邀面試等消息可以明顯看出比起去年底,今年上半年明顯找比較多人。
Phone Interview
開始面試之前,recruiter 請我先提供一個 Google Careers 上最感興趣的 job post,後續面試會以這個 position 的名義進行,不過如果面試有通過的話還是可以和其他 team 進行 team match。
這一 round 以中文進行,結果雖然是 positive,但 recruiter 提到需要有 hiring manager 同意才能讓我進到下一個 stage。不確定如果這一關結果是 hire / strong hire 的話還需不需要。
網路上有部分心得分享提到:目前的流程會將選定產品線和 team match 往前移,可能會在開始面試之前。事後回想起來可能是在指一開始的選 position,或是 phone interview 結束後的 hiring manager approval。
Virtual Onsite Interview
這一階段總共四關,包含 3 round techincal interview, 1 round behavioral interview,需要有至少兩關以英文進行,recruiter 有提到會幫我排兩關英文的 technical interview,behavioral interview 原則上會由上一個階段中,同意讓我繼續進行面試的 hiring manager 來擔任面試官,不過不保證一定用中文。
在約時間的時候,需要提供給 recruitment coordinator 多個 time slot,由於想避免請太多假,所以提供的時間多為早上去公司前的時間,較為零碎,因此這四關直接分成四天進行,如果想節省時間的話或許可以考慮多提供完整一點的時段。
另外這一階段我們可以請 recruiter 協助安排 mock interview,這將會是整個面試流程中,唯一可以從面試官口中直接得到 feedback 的時候了(其他 round 都是透過 recruiter 轉達),因此非常建議和 recruiter 申請。
Reflections
最大的心得就是整個流程好長,從 HR phone screen 開始算花了近四個月的時間,其中包含面試官沒有出現導致 phone inteview reschedule,以及 onsite interview 分成四天進行。我想這樣的長期抗戰,真的會導致持續的心理壓力,有時候甚至還會影響到日常生活與工作,為了緩解壓力,我自己有嘗試一些不一定有用的方法,希望能避免過度影響身心健康:
- 不要有太多得失心是正論,但作為當事人可能並不容易做到,或許可以嘗試更具體的目標,例如面試完就告訴自己不要再去想已經完成的回合,專心迎接接下來的其他關。
- 題目是刷不完的,面試前幾天與其狂刷,不如每天寫個一兩題維持手感就好了,其他時間休息放鬆也好。
- 面試結束後可以積極和 recruiter 更新,或許能較快得知結果,另外在等待的階段時也可以定期和 recruiter 詢問狀況,以我的經驗來看有兩次都是我去詢問後,recruiter 就馬上通知可以安排下一個階段,因此我認為一定的積極性或許能減少整個流程的耗時。
- 準備面試之餘,像是定期運動、找非同事的朋友聊面試(或抱怨 XD)面試,這些雖然基本但還是很有用的。
至於面試的準備,我想無非就是系統、主題式的刷題,練習英文口說(不用很流暢,開口說不會緊張就可以了)等等,這邊就不特別贅述了,如果想要了解我的準備方式,或對這篇文章中沒有提及的內容(像是每 round interview 的細節)有興趣的話,歡迎聯繫我詢問。
由於馬上就要 onboard 了,可以預期適應上應該會有一段陣痛期,接下來 blog 可能還是要繼續停更一段時間…,之後等工作較熟悉後再繼續來分享新工作的內容或其他有興趣的的主題。